包含关键字 Raspberry 的文章

树莓派的应用场景局限


树莓派获得巨大的成功,但其硬件局限也会导致不合适使用的场景。

由于板载网卡和USB共享的,Wi-Fi又有无可避免的干扰竞争,不建议在Open Media Vault或Nextcloud这样的NAS场景中使用树莓派;

树莓派的真正大脑不是开源的;

从以下树莓派的启动流程可以看出,树莓派的真正大脑不是开源,树莓派基金会只打算让我们在Linux操作系统层玩一玩。主芯片VideoCore(树莓派2-博通BCM2836;树莓派3-博通BCM2837;树莓派4-CM2711B0)并不开源;整个SoC本身由基于ThreadX的RTOS进行管理/初始化,使用start.elf文件加载Linux内核。

树莓派的启动流程

  • 第一阶段:开发板上电之后,首先启动的是GPU(是的,不是CPU),此时CPU处于复位状态,并没有启动。树莓派的主芯片上有一个ROM,ROM里的代码是出厂定制好的,GPU从ROM里读取代码并执行。
  • 第二阶段:GPU会从SD卡的第一个FAT32分区的根目录下寻找一个叫bootcode.bin的二进制文件。GPU将bootcode.bin读取到二级缓存(L2 Cache),并开始执行bootcode.bin。
  • 第三阶段:GPU然后从目录下寻找start.elf,并将start.elf加载到内存中,开始执行start.elf。
  • 第四阶段:GPU从目录下寻找kernel.img(Linux内核),并将kernel.img加载到内存中,然后唤醒CPU,这时CPU开始执行kernel.img。

除非使用官方电源,你很难找到变压器和电缆足够好的电源,以避免系统出现随机故障或挂起;

树莓派其实需要附加一定的散热系统。

部分可参考Nachoparker - What’s wrong with the Raspberry Pi


追寻ARM的起源——Acorn电脑简史


在玩树莓派(Raspberry Pi)的过程中,总是会有意无意的接触到一款之前从未听闻的系统,RISC OS。而启发树莓派开发的,则是一款80年代的家用电脑BBC Micro,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于昔日的英国IT巨人Acorn,而树莓派所使用的ARM处理器的发明者也是Acorn。作为一家企业的Acorn已经不再存在,但其遗产却仍深刻的影响着今天的IT行业。

acorn-rev.jpeg

许多时候,Acorn被称为“英国的苹果”,或是被认为是像仙童公司那样的创业催化剂。在2010年ZDNet上由David Meyer所列出的“十大陨落的IT巨人”,Acorn中排名第九。Acorn的产品是日后许多英国的IT专业人士的启蒙老师,相比美国硬件产品商业上的成功,Acorn的产品在技术上往往更胜一筹。


蓝宙获得Arduino、RaspberryPi和Micro:bit官方代理权


蓝宙和全球电子器件分销商Element14达成共识,获得Micro:bit中国的代理权。这是继蓝宙代理Arduino、RaspberryPi之后,拿下的第三个开源硬件的官方代理权。

tseam.jpg

在大多数STEM教育企业大把烧钱在线下推广的背景下,蓝宙却相继拿下Arduino、树莓派和BBC Micro:bit代理权,是不是蓝宙和普通的创客以及STEM教企业走的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一条路?被业内誉为创客教主的蓝宙总经理王江表示:“如果我们仔细把三种开源硬件联系到一起就会发现,这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和人群。树莓派是针对大学生以上的技术开发者和极客群体;Arduino则针对的是初中群体,而Micro:bit针对的人群则针对年龄更小的群体;蓝宙是希望通过拿下销量已经被全球市场认可的开源硬件的代理权,一步一步丰富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开源硬件,从而全面服务于STEM教育全年龄段用户”。


使用Python和Raspberry Pi制作自己的Twitter机器人


Twitter是一个社交网络与微博客服务,它可以让用户更新消息,这些消息也被称作“推文”。这个服务是由杰克·多西在2006年3月创办并在当年7月启动的。Twitter风行于全世界多个国家,是互联网上访问量最大的十个网站之一。

maxresdefault (2).jpg

使用Python 编写Twitter机器人非常简单,而Raspberry Pi是运行代码的理想工具,它可以24/7全天候运行而花费最少的电力。


BBC的教育启蒙与硬件创新


在1980年代,BBC Micro首次向许多孩子介绍了计算技术,帮助英国在1980年代迎接了数字时代的第一批个人计算机浪潮。BBC micro:bit是BBC的Make it Digital计划的一部分,将在该项目的数字时代基础上继续发展,秉承BBC Micro的传统,旨在帮助将新一代从被动的技术消费者转变为数字世界中的创造者和创新者。

bbcmicrobit1.png

BBC micro:bit是30年来最雄心勃勃的教育计划,它还连接到其他设备,传感器和套件等,并且是Arduino、Galileo、Kano、littleBits和Raspberry Pi的伴侣,是进行更复杂学习的跳板。


Raspbian:树莓派御用操作系统是怎样炼成的?


当你花35美元买到一部树莓派(Raspberry Pi)计算机的时候,机器里面是没有预装操作系统(OS)的。这个时候你要自己下载一个OS到SD卡,插到树莓派上重启完成OS的安装。这一切看起来很简便,但你考虑过这个跟树莓派兼容的OS是哪里来的吗?

raspberry-pi-berries.jpg

其实,树莓派的操作系统Raspbian的来历可不简单。它诞生的前提是,每周60个小时的工作量,处理一大堆自建的ARM计算机以及重建19000组Linux软件包。而这一切,都是由两名志愿者完成的。他们是:麦克·汤姆森(Mike Thompson)和彼得·格林(Peter 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