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亦一直被誉为一种有潜力带来新的工业革命并改变世界的技术。近来对ChatGPT、Stable Diffusion 2.0、DALL-E等人工智能工具的密集报道让世人集中看到了人工智能最新的潜力和希望。

risks-artificial-intelligence_0.jpg

全球三大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Mind、OpenAI和FAIR都是纯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分别背靠谷歌、微软和Facebook,并分别耗资不菲。此外,Salesforce、亚马逊、IBM也都有一些实力雄厚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

微软正在迅速推进OpenAI的工具商业化,计划将包括ChatGPT、DALL-E 等人工智能工具整合进微软旗下的所有产品中,并将其作为平台供其他企业使用。

美东数字媒体公司BuzzFeed表示,该公司将使用OpenAI开放的应用编程接口(API)来加强部分内容创作,并为观众个性化一些内容。Facebook母公司Meta也将向BuzzFeed支付数百万美元,帮助其为Facebook和Instagram生成创作者内容。

但人工智能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性别和种族偏见增加,对隐私、尊严和行动力的重大威胁,大规模监控的风险,以及在执法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不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

Built In 的一篇文章系统总结了人工智能的 8 大危险

  • 人工智能自动化导致的失业
  •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社会操纵
  • 人工智能技术的社会监控
  • 人工智能导致社会经济不平等加剧
  • 人工智能削弱了道德和善意
  • 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武器
  • 人工智能算法带来的金融危机

多方就不受监管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危险性发出警告,比如埃隆· 马斯克(Elon Musk)、黄仁勋(Jensen Huang)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他们眼里,全球人工智能制造的末日或将比核战争更令人担忧。

为此,2023年初,美国和欧盟宣布了一项协议,以加速和加强使用人工智能来改善农业、医疗保健、应急响应、气候预测和电网,这是首个全面人工智能协议。

2021年9月25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旨在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93个会员国2021年11月24日正式通过了首份有关人工智能伦理的全球框架协议《人工智能伦理问题建议书》。这一历史性文本旨在实现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的积极效果,同时预防潜在风险。它包含以行动为导向的政策相关章节,涉及数据管理、教育、文化、劳工、医疗保健、经济等多个领域,将应对与透明度、问责制和隐私相关的问题,从而确保数字转型能够促进人权,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 数据保护
  • 禁止社会评分和大规模监控
  • 帮助监测和评估
  • 环境保护

另一个问题


人工智能能够自动生产文字、图像、音乐和视频,甚至还可以实时对话,这对广告、影视及娱乐行业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但对新闻、学术、教育和科研领域造成很大的冲击。谷歌公司最新发布了对AI模型MusicLM的研究,该系统可以从文本描述中生成任何类型的高保真音乐,骨灰音乐迷们一不小心就可能听到假的德彪西和久石让。参考《山巅周刊第145期:反ChatGPT的机会》。

👍

本文由 cds 整理发布,参考 CC-BY-SA 3.0 协议共享,欢迎转载、引用或改编。
感谢您的支持,以让我们持续关注中国学子的STEAM旅程!

楼主残忍的关闭了评论